首页 > 产业动态

产业路子对头 脱贫致富不愁

发布日期:2020-09-29 11:23:00

2142

产业路子对头 脱贫致富不愁

南玺 谢非

 

一个个普通群众,只因一项产业的兴起,生活发生了巨大改变,过去从未想过的生活,如今已经变成现实。靠产业脱贫并不是一句口号,将群众融入产业链条,在家门口就能挣到工资,乡村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乡亲们的美好生活如同金秋里的菊花一样灿烂。

1601349911340709.png

凉风习习,田野正绿。站在秋天的田野里,田间地头是一片收获的景象。在柞水县红岩寺镇盘龙寺村,只见一朵朵金黄色的菊花绽放在枝头,随风摇曳不停。不远处,村民们走进花海,穿梭其中,忙碌地采摘着一朵朵菊花,不时传来一阵阵说笑声。

1601349532987125.png

村民们第一时间把采摘下来的新鲜菊花送到附近的加工厂加工。经过挑拣、杀青、晾晒等多道工序,菊花就被药厂直接收购。
  问起菊花的种植、采摘、加工等情况,村民们时不时会提到一个外乡人——秦付林,他是林湶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老家在安徽亳州。2016年,他来到柞水,一头扎进中草药种植行业,带动了柞水县8个镇办22个村(社区)的农民增收。当零散的中药材汇集到一起,经过多道工序处理,一种常见的、不起眼的中草药,就成了帮助群众增收致富的“黄金药”。

一腔热血 来商发展

秦付林今年50岁,其老家亳州拥有全国最大的药材销售基地。从1989年开始,他就从事中药材收购、销售等,至今已经有30多年。在长期从事销售药材中,由于他有闯劲、有魄力,也取得了一定的业绩。2012年,他在亳州创办了铭浩中药材购销有限公司,从事中药材加工业,年销售额一度达到1000多万元。
  2008年,秦付林只身到陕西销售药材时途经商洛,被当地优美的环境所震撼,觉得这里的气候、气温、山地条件等情况都十分适合中药材生长。从那以后,他经常关注商洛当地中药材的发展情况,想着自己在中药材销售方面已经有了成就,不服输的他又开始捣鼓起了中药材种植。
  “说实话,刚来到秦岭,我看到的是青山绿水,环境优美。在发展中药材种植的过程中,这些既是优点,也有限制。”说起发展的过程,秦付林敞开了话题。他说,秦岭腹地山大沟深,野生植物众多,有许多濒危的野生植物都能够在秦岭山区找到,而且当地种植的中草药药用价值高,深受各大药厂欢迎。但种植好的中药材如何采收、加工和运输,这些都是摆在他面前的难题,发展起来会有诸多限制。
  为了扩大药材发展市场,秦付林开始酝酿在柞水县种植并建设加工厂的计划。
  2015年,秦付林与陕西师范大学的专家多次来到商洛考察研究后,秦付林结合中草药销售市场情况,根据商洛资源、区位等优势,特别是柞水县山大沟深、野生植物众多的实际,觉得比较适宜种植中草药,认为当地的野生珍稀中药材品质好,在市场上备受欢迎,具有较高的价值。
  2016年,秦付林在柞水县瓦房口镇马家台村成立了秦巴山区高品质中药材规模化生产研究示范基地,组建林湶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始发展中草药种植,并建成中药材种植产业园区项目。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秦付林带领合作社员工,捐赠了价值9.2万元的1000袋预防新冠肺炎的一号处方代 用茶和400盒贡菊花茶。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觉得我们合作社既然是做中药材加工的,看到处方药可以防治疫情,就直接买了处方药来加工,然后捐赠给红十字会,用以帮助更多的人。”说起这些,秦付林觉得这是一个企业家应有的情怀,只要能帮助更多人,付出再多都是值得的。

艰辛创业 扩大规模

初来乍到,想大展拳脚的秦付林一次性在瓦房口镇马家台村种植了500亩的白术。他和妻子、孩子一起来到柞水,扎根在马家台村,与当地村民同吃住,天天在田间地头劳作。
  但天有不测风云。由于当年夏季雨水过多,秦付林花费精力种植的白术得了黑叶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大半的药材都将化为乌有。
  “那时候,我天天着急上火,赶紧去找相关技术人员了解情况,还打电话咨询市林业局的专家,才知道了问题根源所在。”说起刚开始种植的经历,秦付林依然心有余悸,“还好问题及时得到了解决,比较幸运的是,那一年的白术市场价格比往年都要好,虽然有40%的白术损失了,但由于我种植的白术药材质量好,卖了个好价钱,最终没有亏本。这让我觉得在柞水县发展中草药种植还是很有前途的。”说起过往经历,秦付林已记不清过程的艰辛,他只是觉得自己在发展产业的同时,可以带动附近老百姓致富,帮助他们获得更好的生活,自己的内心是满足的。
  2017年,经过一年的发展和探索,秦付林发现菊花易于种植,平日里也不容易得病虫害,收益相对较高,于是他决定开始种植药用菊花。他直接与一家制药厂签订合同,并将试种的几样中草药拿去做化验、鉴定,结果显示,其中的有效成分比国家标准高出好几倍。这个结果更加坚定了他在柞水县发展中草药种植的决心。
  秦付林在红岩寺镇种植了近千亩的药用菊花。菊花生长采摘的周期是3年,今年已是本轮周期的第二年。菊花生长繁茂,群众从8月初开始采摘一直持续到10月底,其间差不多可以采摘4次。用当前种植的药用菊花估算,一亩地可产1000公斤鲜菊花。

1601349605978345.png

菊花药食同源、清热解暑,在食品和药品中使用范围相当广泛。比如,当前市场上人们喝的凉茶,配料中都要用到菊花,前景非常广阔。”说起种植菊花的销售时,秦付林这样说,“我们直接跟一家制药厂家联系,种植的菊花药用性能也能够达标。当前,我们种植的菊花属于订单农业,品种是厂家规定好的,加上我在中草药行业摸爬滚打几十年,菊花的销售是不成问题的。”
  3年来,秦付林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已累计种植丹参2000亩、玄参3000亩、药用菊花2000亩、板蓝根1000亩;建设丹参种苗繁育基地800亩,育苗大棚34个;建成药材初加工厂2座,包括加工车间2个、物流、烘干房、晾晒场及加工设备等一系列现代化的硬件设施。
  秦付林组建的合作社通过发挥产业集约优势,带动农户脱贫增收,计划在柞水县打造最大的集药材种植、加工、收购、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中药材基地。他力争在中药材种植、初加工和中药养生观光等产业中发展,以实现村摘帽、户脱贫、企业盈利的“三赢”目标。
  在曹坪镇移民搬迁小区旁,过去的旧粮站如今焕发了新的生机。秦付林租下了占地20亩的粮站,用老粮仓做仓库。在另一边,他新建起办公区、实验室、加工厂房等设施,硬化了整个地面。目前,厂区的设备也更加完善,预计10月份投入使用,届时将带动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业增收。
  “当初想找一片宽阔的地方,目前在红岩寺的厂区太小,大车进不去,于是就租下了现在这片地方。”秦付林说,将来菊花的加工储存都将在这里完成。

1601349677976211.png

粮仓的墙壁厚度是普通墙壁的两倍,冬暖夏凉。秦付林把这些粮仓经过修整,将来用作存放收购的各种中药材。

现在,一期玄参、药用菊花等中药材种植及加工厂建设已经完成;大棚建设及北线万亩基地正按预定规划实施。二期工程中,秦付林计划建设商洛最大的药材种植、加工、物流、购销中心和中药养生基地。他还在申报药用植物园示范基地项目。这将是推进柞水县成为药材种植市场的新开端。

创新模式 带富村民

2016年,由于市场前景看好,秦付林发展的几百亩中草药种植面积并不能满足药厂的需求,后来的几年间,他陆续扩大种植规模,吸引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到基地就业,带动当地村民增收致富 。

我们的目标是打造全市最大的中药材种植、加工、收购、销售基地。”说起当前合作社的发展,秦付林有着长远的规划,他觉得只有这样,才能从源头帮助村民致富。
  今年42岁的徐光武是曹坪镇九间房村村民。早年间,他因生病不能从事过重的劳动。从2017年开始,他在合作社工作,负责菊花采摘和除草等农活。在菊花采摘季节,他每月收入3000多元,极大改善了家里生活条件。
  36岁的残疾人张工成家里有80多岁的双亲需要照顾,他不能外出打工,至今也未能成亲,一家人的生计成为难题。在合作社刚成立时,秦付林就请他到基地干活。“张工成因为身体原因不能说话,合作社就安排他承担烧锅炉工作。平日里,他还负责打扫卫生,我都特别放心。”秦付林说到张工成,满口地赞扬。
  现在,张工成平均每月收入1500多元,极大改善了家里生活条件。今年3月份,政府通过实施旧房改造,张工成一家人住进了新房。
  小岭镇村民武小娜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她上大学的学费是左邻右舍垫付的。2018年,她从西安财经大学毕业后,就来到林湶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从事会计工作,每月收入4000多元。今年8月底,她结了婚,实现了事业与爱情双丰收。
  秦付林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由公司购买种苗,全程免费指导技术,保价回收药材,让贫困户零风险种植。通过贫困户自种、土地入股、劳务等形式,实现了产业带动、共同发展。基地采取合作经营、参股经营、定向劳务3种模式,全方位、多角度帮助贫困户脱贫。
  2019年,秦付林的中药材种植产业园区先后荣获商洛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陕西省定制药园基地等荣誉称号。目前,林湶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累计支付当地群众土地流转金150多万元,村集体经济每年分红3.6万元,解决了30多人的长期务工问题。合作社还为附近村民免费提供五味子、白术、药用菊花、玄参等种植技术,采摘季节统一回收,有效带动村民增收,让村民致富有产业、小康有奔头。

(转自《商洛日报》2020年9月29日第五版)

 

  • 重点链接
  • 主办单位:陕西省商洛市林业局 地址:陕西省商洛市北新街东段  邮编:726000

    电话:0914-2312263  Email:mingepc@163.com

    网站地图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陕ICP备19009703号-1 标识码:6110000024

    陕公网安备 61100202000102号